《評論》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台灣有嗎??
卑南族應該是最有可能的看以下文章國家級古蹟卑南遺址最有條件列入世界遺產被劃為國定遺址的台東卑南遺址
在學術上不僅是南島民族遷徙的重要環節;在考古上
它被文建會列為有潛力爭取登入「世界遺產」的考古遺址。
豐富的考古內涵被考古界視為東南亞首屈一指。
卑南遺址位於台東南王里
也就是台東火車站的後方
面積廣達90公頃
距今3
000年。
前史前文化博物館長臧振華表示
最早注意到卑南遺址並拍攝照片的是日本學者烏居龍藏
他於1896年到台灣進行人類學調查時
曾留下卑南遺址上的石柱影像紀錄。
直到1980年
由於台灣進行台東新站的開發
鏟出大量石板棺和精美文物
才重新揭露蘊藏文化遺存異常豐富的卑南遺址。
此事
由於輿論的披露和社會大眾的重視
保存維護呼聲隨之而起。
台東縣政府和考古學者合作搶救
經過13次挖掘
出土為數龐大的考古資料
包括上千座的石板棺、聚落建築遺存以及大量陶器、石器和玉器等文化遺物。
這不僅是台灣首屈一指
在世界上也不多見
外國學者認為是太平洋地區規模最大的墓葬遺址。
兩年前有學者提出
卑南遺址相當有條件爭取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的「世界遺產委員會」登錄為「世界遺產」;文建會完成我國12處世界遺產潛力點的甄選
卑南遺址也名列在內。
臧振華認為
就學術意義來看
卑南遺址的史前文化
不但與台灣西海岸的若干史前文化有相通之處
而且與現存南島民族文化也有所關連
成為台灣史前文化整體發展脈絡中的重要環節。
此外
在台灣史前文化與東南亞史前文化關係的研究上
卑南文化也有其值得深入探討之處。
所以
卑南遺址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和學術價值
是無庸置疑的。
目前遺址規劃為遺址公園
主要有四部分
主題館介紹卑南遺址
考古現場遺址
原生植物園和「月形石柱」。
月形石柱是史前時代卑南文化人最顯著的遺跡
據考古學家推測
石柱的功用可能是房子建築結構的一部分
用來支撐樑柱;原本並不是月形
經過風化、侵蝕
上方形成了月亮的形狀
而被稱為「月形石柱」。
卑南遺址的人群
尚無法確認是哪個族群以及是否是現在仍存留的族群..................煩請查證。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709042806729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
留言列表